國慶、中秋兩節將近,宿州市市場監管局經開區分局提前部署,根據省局《關于月餅的風險提示函》對轄區內4家糕點生產企業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嚴守食品“安全線”,守護中秋“團圓味”,讓群眾吃得安心、品得開心。
一是查源頭,嚴審原料資質。執法人員聚焦面粉、食用油、餡料(蓮蓉、豆沙、五仁、黃油、代可可脂等)等核心原料,逐一核查供應商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及每批次產品檢驗合格報告,確保“來源可溯、質量可查”。同時,重點檢查企業進貨查驗制度落實情況,查看原料臺賬是否完整記錄進貨日期、數量、規格等信息,堅決杜絕過期原料、不合格原料流入生產環節。
二是盯過程,細查生產流程。執法人員深入生產車間,從環境衛生、設備清潔、工藝合規三方面開展細致檢查:查看車間地面、墻面、操作臺是否清潔無雜物,通風、消毒設施是否正常運行,防止微生物滋生;檢查和面機、烘焙爐等設備的清潔維護記錄,要求企業定期開展深度清潔,避免交叉污染。
三是控添加,嚴查劑類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是市民關注的“焦點問題”。執法人員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對企業使用的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添加劑進行全面核查:一是檢查添加劑種類是否在允許使用范圍內,杜絕“超范圍使用”;二是核對添加劑用量記錄,通過查看配料表、稱量工具校準記錄,防止“超劑量使用”;三是檢查添加劑儲存是否符合“專人管理、專柜存放、專用臺賬”要求,確保使用全程可追溯。
四是督包裝,嚴管過度包裝。結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國家標準,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三項指標:包裝層數,要求不超過3層,杜絕“層層嵌套”;包裝成本,要求不超過產品售價的10%,避免“天價包裝”。
五是強意識,壓實主體責任。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通過向企業負責人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強化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現場指導企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鏈條管控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