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生活煩惱睡一覺就好,但是總有許多人圍困在失眠的困惱中。現用一篇文章簡單介紹睡眠周期的5階段、四大失眠典型癥候群、改善睡眠的三重通路和改善睡眠的功效成分。
01
睡眠周期5階段
首先了解一下睡眠周期的5個階段。
第1階段——入睡期:睡眠的開始,昏昏欲睡的感覺。此時腦波開始變化,頻率漸緩,振幅漸小。
第2階段——淺睡期:進入正式睡眠,此時腦波漸呈不規律進行,頻率與振幅忽大忽小。
第3-4階段——熟睡期和深睡期:此時不易被叫醒,腦波變化很大,頻率只有每秒1~2周,但振幅增加較大呈現變化緩慢的曲線。
第5階段——快速眼動期:腦波迅速改變,出現與清醒狀態時的腦波相似的高頻率、低波幅腦波,但其中會有特點鮮明的鋸齒狀波。
02
四大失眠典型癥候群
你知道嗎?談到失眠這個問題并不能只簡單歸為“睡不著”,現代人的失眠已形成四大典型癥候群,這4種狀態都是睡眠障礙:
入睡困難:交感神經持續亢奮,導致入睡需1小時以上,表現為“閉眼即思緒奔騰”。
時睡時醒:與腦內GABA能神經元功能衰退相關,特征為夜間覺醒≥3次且清醒時間>30分鐘。
長期淺眠:即便睡足8小時仍感疲乏,這與深度睡眠階段神經修復功能不足相關。
過早醒來:其是血清素-褪黑素軸紊亂的典型表現,常伴隨晨間抑郁情緒。
03
改善睡眠的三重通路
針對失眠的典型癥候,可以通過以下三重通路來改善失眠:
神經調節通路:促進α腦波產生,加速入眠。
受體激活通路:激活GABA受體,維持睡眠時長。
內分泌調控通路:促進褪黑素合成,校準機體生物鐘。
04
改善睡眠的功效成分
匯總一些可從三重通路來改善失眠的功效成分,具體見下表:
05
結束語
伴隨國民睡眠健康意識的覺醒以及消費升級的持續推進,助眠產品賽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神經遞質調控到應激反應舒緩,從單一成分疊加到協同增效配方,對科學機理的深入探索,為助眠飲品的產品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