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要上市,“低價策略”YYDS?

3元一支的冰淇淋,4元一杯的檸檬水,6元一杯的珍珠奶茶讓蜜雪冰城成為新茶飲市場上的“拼多多”。畢竟,與奈雪、喜茶等同行均價20元左右的客單價相比,蜜雪冰城的產品價格堪稱“極致性價比”。
“拼多多”式的下沉競爭,讓蜜雪冰城迅速收獲了規模競爭紅利——遍布全國的兩萬家門店,貢獻了4.5億杯檸檬水、2億杯百香果、1.9億杯珍珠奶茶的年銷量。近日,有報道稱蜜雪冰城已經完成上市輔導工作,如若上市成功,其將有望成為A股市場中“新茶飲第一股”。
截至去年10月,據晚點Lastpost報道,資本市場給蜜雪冰城的估值已經達到了600億人民幣,與喜茶最新的估值一樣。
蜜雪冰城依靠劍走偏鋒式的“低價”策略,在內卷的新茶飲行業中“C位出道”,給到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低價”背后是供應鏈優勢體現
如果說低價是蜜雪冰城的基因,而“低價得起”才是它跑贏競爭對手的殺手锏。而要實現“低價得起”,得益于蜜雪冰城在供應鏈層面的有效整合。
官方公布的業績數據顯示,蜜雪冰城2021財年的營收為65億元,加盟費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據蜜雪冰城官網介紹,其加盟模式為單店加盟,需要加盟商全資運營,公司不參與分成。而要在省會城市成為蜜雪冰城的加盟商,每年的加盟費為11000元,地級城市加盟費為9000元/年,縣級市所需加盟費則為7000元/年。
如果按2萬家門店以最高加盟費1.1萬計算,每年加盟費的收入近2.2億元,只占營收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蜜雪冰城的定位和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必須把原材料的成本做到極致,既要保證質量,又要保證在低價供貨給加盟商的同時,留有自身的盈利空間。
真正賺錢的,是制茶設備、原材料、數字化系統甚至小到吸管和打包袋等邊角料的供應鏈費用。有業內人士稱,在新式茶飲賽道,原材料供應階段供應商利潤率約為大概能在30%左右。
目前,蜜雪冰城官網顯示,蜜雪冰城目前由三家公司協同運作。其中,鄭州兩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運營,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負責研發生產,鄭州寶島商貿有限公司負責倉儲物流。這意味著只要加盟店不斷擴張,蜜雪冰城就能不斷向加盟店賣原材料,實現穩定的營收增長。
在大咖國際工廠里,容納了咖啡、果醬、糖漿、奶源、包裝等數十條生產線,全自動化的生產,使得其產值不斷提升,在去年達到了77萬噸。
有媒體報道,有加盟商稱一家門店一年在原材料上的支出就在50萬元左右。而2萬家門店的物料供給,給蜜雪冰城帶來不菲的收入。
另外,蜜雪冰城也與許多水果生產基地達成了直接合作。以檸檬為例,蜜雪冰城與四川安岳縣達成了合作,每年約6500戶果農為蜜雪冰城供應檸檬。這即保證了供應量,也省掉了中間商賺差價。
有媒體稱,在十多年時間里,蜜雪冰城創始人持續投入了超過50億元建工廠和物流。蜜雪冰城既是最早布局供應鏈的企業,也是行業中為數不多能夠實現原材料自給自足的茶飲品牌。
由于蜜雪冰城構建了從研發生產到倉儲物流的完整供應鏈條,也讓產品具備了“極致性價比”,甚至有行業人士認為,蜜雪冰城搶奪的是便利店、超市中3塊錢、5塊錢瓶裝水的市場。
而足夠低的客單價,極大滿足了下沉市場的需求,也讓蜜雪冰城迅速獲得了市場好感。
2010年,蜜雪冰城開啟“直營+加盟”模式,憑借“加盟換規模,低價換市場”的策略,蜜雪冰城走上門店快速擴張之路。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蜜雪冰城門店僅為1000家;今年7月,門店規模突破20000家大關。
8年翻20倍,這樣的擴張速度在整個餐飲界也很難找出第二家。此外,今年7月中旬,蜜雪冰城在公眾號上發布公告,宣布開放全國鄉鎮加盟申請,其跑馬圈地野心可見一斑。
“低價“的另一面
十幾年來,蜜雪冰城的目光從未離開過下沉市場。但蜜雪冰城并不是沒做過“高端化”的努力。
2009年,蜜雪冰城創始人之一張紅甫在鄭州一個高端消費場所開了一家門店,好好設計了一番門店形象,原材料也使用鮮奶、鮮果等等。
但這家店最終并未做起來,直到2011年關店,總共只賺了6100塊錢。因此,張紅甫在創業日記中寫道:“一定要量大,把成本費用攤到很低很低。”
薄利才能多銷,成為蜜雪冰城堅持下沉市場的核心理念。但是成本競爭的另一面卻是沒有“成長空間”。
雖然蜜雪冰城以極致性價比打穿了中國最龐大的下沉市場人群,把店面開到了大街小巷。但是,這也成為其最直接的成長桎梏。
就目前而言,蜜雪冰城的業績增長只能來自于擴張,而其面臨最大的成長性問題在于店太多已經飽和,如今一個商業街開2-3家蜜雪冰城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門店過于密集,也導致門店之間互搶流量,同品牌競爭也讓本來就薄利的單店利潤雪上加霜。
有行業人士算過賬:根據蜜雪冰城現行加盟方案,一線城市門店的加盟費為1.1萬元,算上裝修、租金、首期設備和原材料采購等成本,新店開業成本約為30萬元以上。以日銷600杯、毛利50%、客單價8元來算,日利潤大約在2500元。剔除員工薪資,以及租金、水電費、物料費等成本,利潤大約在幾百元,回本則需兩年左右的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在正常情況下的結果,一旦對于各方面成本把控不夠,則很容易產生虧損。
當然,加盟商不賺錢,不代表蜜雪冰城賺不到。只是,加盟商不賺錢了,門店擴張又從何談起?因此在進入今年之后,雖然蜜雪冰城門店增速依然首屈一指,但相比之前已經明顯放緩。
除此之外,在萬店狂奔的擴張速度之下,門店管控跟不上擴張速度,蜜雪冰城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登上熱搜,而且屢禁不止。在黑貓投訴平臺,蜜雪冰城的投訴量多達3812條,多數投訴集中在吃出蟲子、冰淇淋吃出頭發、小料出現異物、店員態度惡劣,退款難等等。
由于“低價策略”而缺乏新增長故事的蜜雪冰城,想要擺脫低價桎梏,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是沖擊高端做高溢價,第二是多元化布局。
但第一條路已經被驗證失敗,而通過多元化布局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成為蜜雪冰城當前最大的挑戰。
多元化戰略需觀察
觀察蜜雪冰城近年來的舉措,它并不只想做茶飲,孵化子品牌做咖啡,投資炸雞、高端茶飲、入局包裝水飲市場等都在計劃內一步步實施。
2020年,蜜雪冰城推出定位現磨咖啡的“幸運咖”,張紅甫表示“5年內復制出一個咖啡版蜜雪冰城”;2021年,蜜雪冰城成立雪王投資公司,第一筆便投資了廣東的茶飲品牌“匯茶”;2022年,雪王投資了河南雞裝箱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售賣炸雞等產品。
最近蜜雪冰城又正式進入瓶裝水賽道,雪王愛喝水全新上市成為市場焦點。據悉,雪王愛喝水主攻天然飲用水,有550mL和380m兩種規格,終端零售價分別為2元/瓶和1.5元/瓶,與其用戶畫像接近。但需要提及的是,此價格帶也是冰露、農夫山泉和怡寶牢牢占據的地盤。
當然,進軍包裝水飲市場的不止蜜雪冰城,也是茶飲行業增速放緩下,各家做出的共同選擇。2020年起,喜茶、奈雪的茶接連入局,相繼推出氣泡水、果汁茶等。
只是在巨頭林立的包裝飲料市場上,新茶飲軍團目前更像是品類“陪跑者”角色。以喜茶為例,賣得最好的喜茶與原神限定款果汁茶月銷量僅超2萬。
面對新市場,蜜雪冰城的“低價策略”能否讓企業走得更遠?目前尚未可知。但在資本市場上,蜜雪冰城有了更多的“故事”可講——畢竟,以規模換估值的資本套路如今并不鮮見。
· END ·
聲明:本平臺推文旨在分享交流,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官微、電商平臺等,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