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回應:如何對進口貨物、冷鏈食品與快遞做好防疫工作?
4月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市衛健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的相關人員通報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廣州市商務局:把好“五個關”機場口岸進口冷鏈貨物100%采樣
據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吳偉華介紹,廣州外貿進出口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和重點地區經貿合作密切,與歐盟國家進出口約占全市外貿總值的16%,與RCEP國家進出口約占34%,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約占28%。今年以來,廣州外貿實現平穩增長,截至4月5日,白云機場貨郵累計13.6萬噸,增長14.5%,機場口岸平均每天約61個貨運航班、貨郵量約1443噸。今年一季度,廣州港碼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24萬標箱。
“當前,國外疫情繼續蔓延,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做好進口貨物的防疫管理,任務復雜艱巨。”吳偉華表示,廣州市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堅決切斷境外疫情通過貨物的傳播渠道,通過“五個嚴格把關”,打造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在把好口岸入境商品監管關方面,陸空專班依托白云機場“1+9”現場指揮工作機制,實行24小時實體化運作,商務、衛健、疾控、生態、城管等單位在機場運行控制中心辦公,統籌協調“外防輸入”工作。機場口岸物流區域實行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三個分區”標識,對高風險人員實行 “四件套”管理;實行站內與站外、進口與出口分離、國外與國內、進口普貨與進口冷鏈、通道與就餐區域“五個分離管控”,確保所有進境貨物全流程閉環監管。水路專班按照外輪“一船一方案”措施的落實,守好碼頭閘口、船舶梯口、集中居住點門口的“三個重點關口”。
在把好入境貨物消殺防疫關方面,廣州市對從機場入境的國際貨物堆放消毒實行“四個固定”,即作業人員、作業場地、作業設備、員工休息區固定。入境貨物轉運至貨站分揀前后進行“三次六面消毒”。對于國際貨輪入港,加強廣州方碼頭登輪人員防控措施落實,非必要不登輪、不與船員近距離接觸,船員非必要不出艙。對所有進境貨物,在每個重點環節都設置督導員監督操作流程,執行“誰拆包誰負責”原則,確保措施執行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在把好人、物、環境同防共治關方面,廣州市對機場口岸保障進境貨物操作的高風險崗位人員核酸檢測實行“1天1檢”;對機場口岸進口冷鏈貨物100%采樣,對相關貨場環境采樣落實“1天1采”。同時,建立機場口岸防感染“四人小組”監督機制,安排4名疾控專家現場實時督導檢查,落實防護技能培訓、警示教育、考核上崗,強化人人都是防控“第一責任人”意識。
在把好跨境貨物運輸閉環管理關方面,市商務局會同市交通局,對跨境貨物運輸作業點進行提檔升級管理。一是落實跨境貨物作業場所的消殺及環境監測,組織針對性應急演練,及時堵漏洞、補短板;二是落實作業點工作人員全閉環管理,優化作業流程培訓,加強個人防護。今年以來,作業點工作人員累計核酸檢測26260多人次、全部完成第三針疫苗接種。三是落實接駁司機全閉環管理,今年以來,共往來運輸車次作業量16900多車次,全部登記在冊。
在把好壓實進口貨物企業主體責任關方面,廣州市印發了《廣州市涉入境貨物和郵件相關單位和企業疫情防控指引》,制定了企業主動報備、落實涉疫員工定期核酸檢測等10個方面的防疫措施。3月11日,根據廣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廣州市商務局牽頭成立外貿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截至目前,先后對從疫情嚴重國家進口貨物的1600多家企業進行了檢查,掌握貨物進口來源地和國內流向地,并對該類企業工作人員核酸檢測,共有超過23萬人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吳偉華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扎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嚴密防線,堅決防范進口貨物的疫情輸入風險。同時,統籌好疫情防控和商務高質量發展,既創造高效便捷的通關環境,又將疫情防控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閉環管理
當前,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廣州在管控新冠肺炎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播風險方面作出哪些舉措?對此,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丁力表示,國外輸入新冠肺炎疫情風險,一個是“人”、一個是“物”,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始終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和“人物同防”的疫情防控要求,堅持“三個最嚴”,建立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管控體系,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閉環管理,嚴密管控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播的風險。
用最嚴謹的標準不斷完善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機制。2021年1月27日起,廣州市全面啟用進口冷凍食品集中監管倉,對進入廣州市的進口冷凍食品實行“三個集中”,即:“集中檢測、集中消毒、集中監管”,按照入庫“每件必檢、件件消毒、電子追溯”,對集中監管倉人員實行“集中居住、高頻監測、全程監管”的標準,實施“人物同防同管”。
用最嚴密的制度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管理。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全面壓實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指導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五有”防控要求(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適量防護物資儲備、有屬地醫療衛生力量指導支持、有隔離場所和轉運安排準備)。同時,廣州市場監管局還定期對全市生產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開展環境、產品和從業人員全覆蓋核酸監測。丁力透露,目前,全市945家生產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冷庫均已在省“冷庫通”系統注冊,市場上流通的進口冷鏈食品均已實現全程電子化可追溯;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均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其中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100%完成疫苗加強針的接種;集中監管倉和食品生產企業中納入高風險崗位管理的從業人員均已落實集中居住、閉環管理。
用最嚴格的執法打擊違法違規經營進口冷鏈食品行為。根據國際、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及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近期,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在廣州市全市范圍組織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及相關從業人員風險排查,在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場所持續開展“打開冰柜(冰箱)專項檢查行動”,拉網排查,嚴格執法。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違法違規經營進口冷鏈食品案件169宗,罰沒203.2萬元,扣押無合法來源凍品11.6噸,其中1宗涉嫌走私凍肉案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最后,丁力提醒市民朋友,進入農貿市場、超市等公共場所,應戴好口罩、配合做好測溫、掃碼。采購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家,同時注意查看進口貨物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消殺證明,特別是要查看冷庫通“追溯碼”,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后要及時清潔手部。如發現有來源不明的進口冷鏈食品,請撥打19138199759-2345投訴舉報。
廣州市郵政管理局:對郵快件逐件進行外包裝六面消殺靜置4-7天后派送
對于廣州市郵政管理局對進境郵快件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與安排方面,廣州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李小霞介紹了相關工作的開展。她介紹道,今年1-3月,全市累計進境郵快件26.3萬件,市郵政管理局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環境同防”的總體策略,有序開展進境郵快件疫情防控工作,嚴防疫情通過寄遞渠道傳播、擴散。
首先是對從業人員定向管理。對從事進境郵快件從業人員實行名單備案管理,動態跟蹤,按照2天1檢的頻次開展核酸檢測。據介紹,自3月初以來,全行業累計完成核酸檢測117.96萬人次,結果均為陰性,未接種疫苗的一律不得從事一線工作。
其次是對作業場所分開管理。全市涉及進境郵快件分揀、中轉、投遞的場所進行統一備案管理,不得與國內郵快件、出境郵快件在同一場所內處理,每日定時對場所及其作業設備進行全面消殺處理。目前全市已有15個市內進境郵快件處理場所。
此外,廣州市郵政管理局對運輸工具固定管理。明確要求郵政快遞企業固定負責運輸進境郵快件的車輛,裝載進境郵快件時不得混裝國內郵快件,裝卸作業、投遞完成后實行一趟一消殺;駕駛員及隨行人員按要求進行車輛、人員信息登記,運輸過程做好個人防護,不得擅自開箱和接觸郵快件,避免與其他人員發生不必要的接觸。
在對郵快件分類管理方面,要求進境郵快件自口岸環節運輸至市內的作業場所后,按照《廣東省進境郵件快件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要求,對郵快件逐件進行外包裝六面消殺,消殺后,根據郵快件內件材質不同分類靜置4-7天后再派送。
在對收件用戶提醒管理方面,廣州郵政管理局通過短信、外包裝張貼溫馨提示等方式提醒收件人在開拆進境郵快件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手套等必要防護工具,對外包裝和內件應進行消殺,開拆后及時進行手部消毒。派件時,收件人必須配合掃描“進境郵快件疫情防控碼”,經快遞員確認掃碼成功后方可交接郵快件。收件人開拆郵快件后3至7日內憑核酸檢測提醒短信或收件有效憑證到社區檢測點進行1次核酸檢測。此外,在郵政快遞企業進境郵快件處理場所、大客戶單位、業務量較多的社區和居民小區試點進境郵快件集中開拆消殺服務,目前為止,共設立了9個集中拆包點。
最后,在對行業監督升級管理方面。廣州郵政管理局強化市區聯動機制,對全市進境郵快件作業場所進行全覆蓋督導檢查,對在檢查中發現從業人員作業時未正確佩戴口罩、手套等違規行為,進行約談并責令現場整改,有效堵住疫情隱患,壓實防控主體責任。
李小霞最后向廣大市民群眾作溫馨提示,建議非必要不從境外高風險地區郵寄物品,在簽收進境郵快件時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奧一新聞記者 林詩妍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